当今的家长都盼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更胜一筹,早日成才这种望子成才的心态早已扎根在每一位家长的心中。尤其在人才辈出、科技知识时代,这种心态正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家长,从而产生连锁反应,导致家长们加快对婴幼儿的早期智力开发。
与此同时也让家长们无形中跌入教育的误区:
1、庭成员中几代人在教育问题上的分歧
婴幼儿的教养对象从父母本身转移到长辈,再从长辈转移到保姆。一连串的教养对象的变更必然产生不同的教育观念:年轻的父母对外界的新教育观念能及时洞察和吸收,从而对婴幼儿施展教育。但是由于工作的缘故又让她们在教育婴幼儿的同时缺乏持续性;作为婴幼儿的爷爷、奶奶那一代人来说,她们完全依照自己一代人的教育态度和观念去影响婴幼儿,容易产生溺爱孩子的心理;相比之下的保姆而言,由于其本身内在素质的欠缺,以及只管安全不顾孩子发展的前提下,容易阻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。如此可见,三种不同的教养对象所运用的教育手段同时用在一个婴幼儿身上,所产生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。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育儿观,又怎能谈得上对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呢?
2、家长对教育材料的盲目性
早期智力开发成为家长们的重中之重,教育材料也就自然成为家长们关注的对象。由于家长们缺乏对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认识,在选择婴幼儿的教育材料是否美观、安全的同时忽视了其是否适合该年龄阶段,引发“货不对板”的现象,在婴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并未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。
3、家长对婴幼儿自然成长认识的误区,对孩子的早期发展抱着“树大自然直”的态度让孩子“放任自流”
无视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在孩子成长中所担当任重道远的作用,这样也就无形中错过0~3岁孩子发展的黄金期,直接影响孩子内在潜能的早期开发。所谓“机不可失,时不再来”。(来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)